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>植保植检

2023年下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

来源:动植物疫病防控检疫科 作者: 访问量: 发布日期:2023-08-09 16:43:46

根据我市各地上半年早稻和当前中稻病虫发生实况,结合栽培、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我市中稻中后期和晚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,其中稻飞虱、纹枯病偏重发生;二化螟、稻曲病、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,局部偏重发生;稻瘟病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。

一、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

1、二化螟:中等发生,相似于去年,预计发生面积60%

2、稻飞虱:偏重发生,局部重发生,相似于去年,预计发生面积50%。

3、稻纵卷叶螟:偏重发生,重于去年,预计发生面积60%。 

4、稻瘟病:轻发生,部分山区、老病区小气候适宜区感病品种中等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3%。

5、纹枯病:重发生,相似于去年和常年,预计发生面积85%。

6、稻曲病:中等发生,局部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0%

7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: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%。

二、预测依据

1、 病虫基数

稻纵卷叶螟亩平均蛾量为50—60只;最高为680只;早稻纹枯病发生偏重,大量菌核残落稻田,菌源充足;稻瘟病偏早、偏重发生现象,导致菌源广泛存在。

2、栽培因素

我市各地中稻插花种植且栽插期拉长,导致生育期不齐,桥梁田多而杂,既丰富了害虫的食源,又提供了其辗转为害的条件。中晚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种植面积继续增加,大多数品种较传统品种抗性偏弱,且一些高产栽培措施和部分农户偏施、迟施氮肥等种植习惯,使田间水稻生长旺盛、郁蔽度大,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,有利于害虫的取食与增殖及病害的发生流行。

3、气象因素

据气象预测,8-9月雷风天气较多,且受台风影响,将有利于“两迁”害虫的迁入为害和病害的发生流行。

4、抗药性增强

农药品种重复使用现象普遍,导致水稻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抗药性增强,同等用药量情况下防效降低,利于病虫发生。

附件:

关联稿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返回顶部关闭本页